第一个写出《误杀瞒天记》这部剧本的作者绝对是个天才,他不仅安排男主角通过从电影中学到的智慧成功战胜了警方,还给了故事一个高大上的命题:为了家庭,一个父亲愿意倾尽全力,哪怕是对抗法律也在所不惜。

精彩的智力对抗,很容易从观众处获得情感共鸣的故事主题,让《误杀瞒天记》这部电影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以及N次的被翻拍。

肖央版的《误杀》因为剧情受限,和原作相比已经逊色了很多,安排肖央一张华人脸出现在异国他乡也很容易让观众出戏,但观众们还是选择了买账。毕竟看过宝莱坞原作的观众为数不多,而且这种斗智题材且斗得相当精彩的电影也很容易让观众兴奋。

误杀2》在剧情上和《误杀》没有任何关联,硬攀扯上这个IP的借口是思想性的关联:为了孩子,看看一位父亲愿意做些什么。

更让人讶异的是,这部续集居然也是翻拍片:丹泽尔·华盛顿主演的《迫在眉睫》。翻拍一部米国电影来作为一部好莱坞电影的续集,制片方脑洞之大,令人钦服。

故事是这样的:肖央是一位自命不凡的穷编剧,遇到了一件人生中除钱之外很难解决的难题。儿子因为疾病需要进行换心脏手术,手术费用成了他的第一条拦路虎。

在电影里,肖央用了大约30分钟来解决这个难题。采用的手段毫无任何能给观众带来惊喜的智力表现:借高利贷。

总算解决了钱的问题,又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权。

本应该分配给儿子进行移植手术的心脏,半路被人截了胡。截胡者谁?市长。因为市长的儿子也凑巧需要这颗心脏来救命,草民自然需要为贵人让路。

市长的行为虽然不应该,但初衷也是为了救孩子,动机容易被原谅,也很难真正引起观众的反感,作为反派,恶力不足。

咋办?

导演的变通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让小鬼上。于是市长手下的秘书成为了操纵这一切的大反派,虽然干这些事情的唯一目的是为了巴结市长。

怎么解决这个难题?

肖央的手段是:利用媒体。他策划了一起绑架案,以医院里的医生病人们为人质,要挟官方帮他讨回心脏。

一番讨价还价之后,目的还是未能达成。这说明舆论这东西尽管有力,但还是难敌钱和权。

绝境之中,电影抛出了最大的煽情点:绑架犯肖央被警方击毙,但此前他对这一切居然有预案,内容是在自己被击毙后,马上把心脏移植给儿子,从而挽救儿子的性命。

这个煽情点不仅赚足了观众的眼泪,也让电影海报上“令人深思的现实力作”的宣传没有成为空话:在钱和权所构建的深沟壁垒之前,穷人们能拿出的,只有自己的命。

虽然电影在“斗智”这个环节上完全无法与前作相提并论,情节上的不合情理之处也非常多,但凭借这个足够高明的煽情点,电影还是获得了丰厚的票房,以及勉强及格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