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又见面了。昨日下午,东航一架波音737客机确认失事,机上人员共有132人,目前救援人员尚未发现遇难者,希望会有奇迹发生。近日除了飞机失事,疫情形势也比较严峻,真是祸不单行,这也警醒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当下的生活。

其实飞机失事的几率远小于其他交通工具,但是由于飞机事故生还几率小,造成的损失过大,所以关注量和影响范围也大。在2018年5月14日,在9800米的高空,四川航空3U8633航班驾驶舱右前座的挡风玻璃突然爆裂,驾驶舱气温骤降到零下40多度,舱内严重缺氧,仪表台受损失灵,和地面失去联系。飞机下方就是青藏高原崇山峻岭,一旦飞机掉下去后。不堪设想,客舱里的乘客虽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是突然从天而降的氧气面罩和被甩到了空中,乘务员让他们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

孩子开始哭闹,乘客开始呕吐,与驾驶舱失联的乘务长一边吸氧,一边用尽量镇定的声音广播提醒乘客保持吸氧。这时,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机长刘传健身上。他的双手冻得发紫,却必须在缺氧、失去意识之前做出承担128人生命的判断。庆幸的是,他始终保持清醒。07:20,刘传健把飞机带出了青藏高原山区,事故发生了34分钟之后,飞机终于平安的降落在跑道上。这个世界后来被改编成了电影,中国机长以此来致敬这位英雄。2019年中国机长上映,导演刘伟强,主演是张涵予和袁泉。电影采用叙事策略对真实世界在线和超越。

影片中塑造了三组群像,机组人员、乘客、地面人员。影片一开始就是机长张涵予在家准备出发,温馨的家庭,可爱的女儿,并且交代了他要按时回家给女儿过生日,从日常入手没错,毕竟这样会让人物显得更加真实。但影片从头到尾给张涵予的内心刻画就是一定要回家给女儿过生日,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的形象的提升和影片的张力。特别是作为掌控100多人生死的机长,他的心理描写过少,真正的恐惧和危机不是外在的环境,而是一个人的内心。在这一点上,张涵予的形象塑造有点单薄。当他成功落地之后,也再也没有去抓住这一心理去拓展,而是在机舱内援权进行了。

段慢镜头的对是乘务长袁泉从进入机场时的落寞到飞行途中的愁容,还有摸婚戒这些暗示,特别是落地后和张涵予对视,但最后也没有能说明白这些铺垫的后果。作为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电影已经30分钟的遇险实况过程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拓展为一部情节集中惊悚险情的灾难影片,且在观众对3U8633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已经有所了解,结局已经被认知的背景下,这加大了对主编的干扰,如果麻木叙述事件实况,将大大降低观众的期待值。

在此背景下,引用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经典叙述模式与创新,使影片的整体情节结构紧凑,另一方面还原飞行管理网络的紧张状态,集中险情叙事使得影片整体情节跌宕起伏。而且影片镜头感十足,在飞机穿越云雨山石里面的晃动感让人深陷其中,飞机在即将经历风暴时,明知道前面的场景是特效,但飞机真正进去后却又是如此的真实,使得观众的心情波澜起伏。能看出中国机长把更多的镜头聚焦于机组人员身上,在面对危难时刻的精神品格与职业操守,从不同的角度对英雄一一解答。

正如刘机长最后所说,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中国机长虽然是一部商业电影,但故事改编真实,有着强烈的说服力,让观众更好感受世界的全过程。观看影片的同时,让我们自然而然的致敬英雄,也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以此来警示自己,珍惜当下的生活,珍惜生命。最后祝愿会有奇迹发生,祝愿东航737的乘客相安无事。愿疫情早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