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小丑》之后

《新蝙蝠侠》让DC有足够的底气

与漫威电影分庭抗礼

《新蝙蝠侠》上映之前,主演罗伯特·帕丁森立下flag,如果口碑失败就会“下海”出演成人情色片。

万万没想到的是,很多人看完这一版的“蝙蝠侠”,并非因为糟糕的观感而呼吁他下海——恰恰相反,罗伯特绝对是迄今为止所有蝙蝠侠中最性感的那一个。

他本人也随即改口:成功的话就更可能去演(成人片)了。

《新蝙蝠侠》罗伯特·帕丁森

虽然《新蝙蝠侠》的口碑很难和诺兰版相提并论,但它依然是一部完成度超规格的超级英雄电影。

商业性和艺术性两手抓,收获了全球极其可观的票房。让DC在疫情肆虐的情况下,依然赚得盆满钵满。

而在我看来,这一版的“蝙蝠侠”最奇妙的化学效应,就是它居然是一部与青春告别的青春史诗。

三小时的片长对很多人来说确实有点劝退,我不但不觉得闷,反而被激发出对往昔岁月的唏嘘。

谁还没有过与成人世界孤勇对抗的幼稚与执念啊,当三小时的蝙蝠侠,特别治愈。

01

我和我的父亲

《新蝙蝠侠》的故事很简单。

它发生在小丑诞生之前,此时的布鲁斯是一个忧郁又偏执的“暗警”,不理家族生意,一心想铲黑除恶来排解作为一个孤儿的痛苦。

与之前的电影相比,这一他真的很不像个“超级英雄”。

既没有像大本在《正义联盟》中平淡无奇地炫耀“有钱就是超能力”,也没有像贝尔在他的系列里玩转各种看起来酷炫的装备,坦白说他的装备就是大码的哈雷摩托,一样的黑漆漆一样的轰鸣,别无二致。

我甚至注意到他准备跳下高楼大厦,打算翼装飞行时会有一点点犹豫——因为他有常人的恐惧,知道摔到地面上会很疼。

市长被谋杀,留下一连串谜语等着他去破解。可他也没有柯南或者福尔摩斯强大的逻辑推断能力,完全是靠试错成本去接近真相。

他能接近真相甚至可以说是得益于对手的放水。目的很简单,一是拉蝙蝠侠下水去揭露哥谭市政坛的腐败丑恶,二是让他知道自己被杀害的父亲,其实也是黑幕的一分子。

在这个过程中,猫女登场了,她的亲生父亲跟蝙蝠侠的父亲是知根知底的“合作伙伴”。

“我和我的父亲”可能是整部电影里最颠覆的答案,是以往版本蝙蝠侠、猫女故事外延没有涉及到的“禁区”,从根本上是把这些超级英雄拉下神坛,跌入泥潭,与哥谭市真正融为一体。

所以,我感觉这一版的蝙蝠侠是很多好莱坞电影里最底层的故事模板:找爸爸。我爸死了,但我想知道我爸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kill father(杀死父亲)除了是表面暴力意义上的仪式,更是主角精神上的一次涅槃,真正的成年礼。

父亲的秘密是一切痛苦的原点。如果不是老韦恩的一念之差,为了掩盖精神病家族史的妻子丑闻而选择雇凶杀人,也不会让孤儿谜语人失去成为体面人的机会,像老鼠一样在底层不得翻身,因此他就像小丑一样将暴力美化,有组织的复仇就是“圣行”。

02

一定要看Imax版

除了三个小时的片长让一些观众望而却步,电影影像风格可能也是“障碍”,简单说就是:太黑了。

几乎百分之九十的戏都是夜戏,如果影院没有调到足够的亮度,那观众很可能看到的就是影影倬倬的一团,时间长了就会觉得很累,就无暇顾及有意味的细节了,

所以我强烈推荐去看Imax版本,只有这样你才可能看到更多,也更加体会到这部电影搞氛围的心思有多深。

比如布鲁斯裸背上的伤疤,验证他每一次易装“出警”都是冒着拳头流着血的危险。

再比如企鹅人所在的俱乐部名为冰山,暗示这里不过是哥谭市的情报中转站,更多黑幕在海面之下。

有观众注意到看门的双胞胎曾经出演过《绝望主妇》,是某位主妇的孩子,大概也是要延续“绝望”的情绪吧,无论普通市民还是黑帮喽啰都没有“光明的未来”。

作为最黑的版本,导演让电影的影像风格呈现出与爽片截然不同的气质,配着大量男主角的内心独白,压抑、低回,“我即暗夜”,开场万圣节前夕的一场瓢泼大雨就传递出哥特式的暗黑情绪,是扭曲的鬼市。

夜戏如此之多,就反衬几场亮戏格外的浪漫带感。比如蝙蝠侠与猫女在大厦天台上谈判(调情),此时天光正处黄昏时分,金黄色的大背景下两位主角的线条被勾勒得性感,万圣节秒变情人节。

再比如结尾蝙蝠侠点亮火把引导洪水里的人逃生,又有名画《自由引导人民》的即时感,这是必须下定决心坐穿电影院椅子才能享受到的趣味。

当然,配乐也是加分项——就像之前的《沙丘》,原声带都是可以被独立欣赏的原创作品。

我走出影院的时候,脑子里很难不被《Something in The Way》占据、萦绕,这首歌是Nirvana涅槃乐队1991年发行的。

导演马特·里夫斯直接说在创作这个版本的蝙蝠侠时,灵感之一就是涅槃的歌曲和主唱柯本。

这一次,它多次出现在这部DC超英片里,不仅仅是为了搞气氛,更是与电影故事真正融为一体。因为在片尾,反派谜语人真的在哥谭市同时引爆数处,使得海水冲破堤防涌入城区,平民、达官贵人无不被卷入洪流里。

03

漫长的告别

最后必须谈谈演员。

这次蝙蝠侠做了一些调整,比如蝙蝠侠忠实伙伴,乔登警长“变黑”了,依照潮流换成有色人种的演员,科林·法莱尔出演让人认不出来的企鹅人,《指环王》的“咕噜”安迪·瑟金斯出演阿尔弗莱德管家。

这一版的猫女也“黑化”了,扮演者是佐伊·克洛维兹,是摇滚巨星兰尼的女儿,可想而知她身上的rock气质有多重,简直是基因里带来的。

我个人觉得这是目前为之人物故事最饱满、最有表现力的一版猫女,超过了古早的米雪·菲弗和中期的安妮·海瑟薇,前者还是过于公式化,太花瓶;而后者还是掩饰不住的“甜妞儿”气质。

只有佐伊与角色的地下气质无缝衔接,具有致命的诱惑力。剧情中隐约暗示她与同屋的女孩有更亲密的关系,当女孩成为黑帮的牺牲品之后,她决定为爱复仇。

至于我们的灵魂人物,扮演者罗伯特,众所周知一举成名的作品是《暮光之城》,无数少女都为他苍白的脸而心碎。后来他做了很多尝试,就跟前女友克里斯汀·斯图尔特一样专挑冷门文艺片试手,成败一半一半。

我以为这个男演员的“童子功”,最拿手的功夫就是在青春片领域。不管别人怎么看,这版的蝙蝠侠或多或少能嗅出当年“暮光男”的感觉,见不得光,被痛苦养大,声音低沉,内心戏贼多。

他与猫女的几场对手戏是荷尔蒙之间的挑衅,单独拿出来就是青春片的演法,发乎情而止于剧情。

结尾两人各自骑着摩托车分道扬镳,蝙蝠侠还“冷冷”地从后视镜看对方的背影,不舍的小情绪呼之欲出。

他们都“杀死”了自己心中的父亲,完成成年礼,从下一集开始就将成为真正的超级英雄而登上历史舞台。

而在此之前的三个小时片长就是他们漫长、哥特式的毕业舞会。

说了这么多,好像都是夸这个版本的蝙蝠侠,但豆瓣评分截至目前也不高,不到八分。

实际上,它的缺点是很明显的,只不过看各人对槽点的感受力和包容度。

故事还是浅显,与宣传效果倒挂,有一些故弄玄虚。

影像的黑化处理,仪式感够了,但确实因为主客观的因素赶客。

包括表演,罗伯特演的是一个很起范儿的蝙蝠侠,但要说有什么类似小丑的华彩片段就欠费了。

对我来说,最大的bug就是反派太弱了,集体矮化,让位于蝙蝠侠与猫女的成长主线,有些失衡。

不管怎么说,继《小丑》之后,《新蝙蝠侠》让DC有足够的底气与漫威电影分庭抗礼。对于观众来说是件好事,毕竟多了一种趣味的选择,有人喜欢有人则不。

遗憾的是现在上海电影院全部关闭,暂时看不到这部电影。我们期待上海疫情尽快稳定,大家能早日恢复正常生活,走进电影院。

文 / 钱德勒

编辑 / siri110

以上内容来自「外滩TheBund」(微信号:the-bund)

已授权律师对文章版权行为进行追究与维权。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