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 啦 啦 啦,大 家 多 快 活

丨5 5丨6· 丨5· 丨543丨4 2丨3·丨

驱策着骏马在荒瘠的热带黄土地上自由的奔驰,其情其景无不令人血脉偾张。

蒙面的英雄,闪光的利剑,像猫一样迷魅双眼的女子, 颤动人心的音乐,笨拙可笑的假总督,骏马的嘶鸣声,刺破利空的Z字,这一切,都深深地刻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大陆每一个热爱佐罗观众心里。

没错,他就是法国奥斯卡影帝、柏林、戛纳双料终身成就奖、唯一荣誉金棕榈奖拥有者阿兰·德龙(Alain Delon)。在中国,他是永远的佐罗。

现年86岁的阿兰·德龙住在瑞士。在过去的几年中,他曾多次向外界透露,倾向于安乐死。并在接受法国电视台采访时正式对外公布,希望离世的特定时间能以安乐死结束自己的生命,并希望儿子届时陪伴在自己身边。他的儿子安东尼·德龙也向电视台证实了阿兰·德龙要求自己“帮助”他死亡,还说,自己母亲娜塔莉·德龙的去世对父亲打击很大,深受触动,所以就……

1979年,法国与意大利合拍的影片《佐罗》在中国内地上映,一时间掀起观影狂潮。电影中充盈着西方浪漫主义的气息,华丽的服饰、贵族的花园、精彩的决斗以及弗拉明戈的音乐,都将观众深深吸引。更勿论那黑马扬鞭,面罩下藏着英俊脸庞的佐罗,他寄托了当时中国观众对西方国家浪漫和高雅的所有美好想象。

影片中,南美洲大檐草帽、四处垂挂的玉米、葡萄、高高挂起的成排的白色陶罐、迷蒙的沙粒、天真的孩童、弹奏着古典吉他的卖艺人,南美洲大地上,氤氲着生活的气息。

雾霭的地平线上,一人一马的身影由模糊渐渐清晰,一声哨响,黑马仰勃嘶鸣,弗拉明戈韵律的主题歌响起“从今天开始,我们不打无辜的人!让你们看看公正的判决!现在,去抓真正的罪犯:受贿的法官、作假的证人,这个狠毒的执法官!”

人群欢呼起来,佐罗、他是佐罗,我们的佐罗!

殖民地的人们饱受凌辱,上层贵族军官夺权谋利,佐罗替代被刺杀的总督走马上任,从此开始他的双面人生。表面上是优柔寡断的总督,转身就是英勇果敢的佐罗。

阿兰·德龙饰演佐罗时,正值容貌巅峰时期的40岁,眉目俊朗,神采飞扬,成熟洒脱,身手矫健。在影片中,他一人分饰两角,一个是养尊处优,柔弱娇气的总督;一个是神出鬼没、除暴安良的佐罗,这两个角色其实是同一个人,前者用来迷惑敌人,后者才是真身。这种双重性格的表演,既充满传奇性,就如他在另一部电影《黑郁金香》中,饰演哥哥和弟弟二人,同样是人性不同面貌的展现;又能让观众沉醉其中被悬念和猜测左右得不能自已。而设直给他的对手,维尔他上校,无疑是冷血枭雄的代表,本身实力过硬,剑术高超、又心狠手辣,此等棋逢对手,吊足了喜爱佐罗迷的胃口。也让该片创造了大陆观众自觉养成西方影片审美的经典传奇。

提到佐罗,还有另一个名字如影随形,那就是上海译制片厂的配音演员童自荣老师。如果不是他为阿兰·德龙配音,观众心目中的佐罗会是个什么样子真就很难说了。童老师先天自带幽滑明亮的嗓音,气息通透,音色华美,潇洒中带着风流,风流中溢出善良与正义、不得不说,童自荣老师就是阿兰·德龙、就是永驻世间的佐罗

还有一件事乌龙了很多年,1979年,当《佐罗》在中国内地反响强烈,更因为阿兰·德龙的精彩演绎,无数观众都误认为佐罗是法国人,直到今天依然初衷不改。然而佐罗的故事最早出现于1919年小说家约翰斯顿·麦克库利的连载通俗小说《卡佩斯特拉诺的诅咒》中,他在美国南加州定居时,听到了加利福尼亚的历史和民间传说,之后创造出了一个侠盗罗宾汉式的英雄形象佐罗。迄今为止,佐罗已被多个国家38次搬上银幕,现在我们看到的佐罗的标志性武器长鞭,其实源自1920年,著名喜剧演员道格拉斯·范朋克在默片《佐罗的印记》中的创意改编,另外他还想出让佐罗用剑在敌人身上刻下字母“Z”作为惩罚的标志性动作,并被后续“佐罗”系列电影所沿用。阿兰·德龙版的《佐罗》就承袭了前作。

还记得那句经典台词吗?

“从现在起,我们不打无辜的人了。”

英雄垂暮,阿兰德龙已经87岁了,暮年的帅哥不接受自己的慢慢老去。他觉得变老的感觉很糟糕“我们对此还无能为力,失去了脸面和视力,腿脚不便,关节疼痛……一切都不好。我很想在一个特定的年龄、特定的时刻,一个人平静地、在不用经历治疗的情况下解脱,这是符合逻辑的、自然的事情”。

上帝辜负了他,拿走了俊朗的容貌和朝气,留下了一个垂垂老矣的踯躅。

佐罗老了,可依然举起了划破黑暗的长鞭,自顾自地奔向天堂。

“ 啦 啦 啦 啦,大 家 多 快 活”

丨5 5丨6· 丨5· 丨543丨4 2丨3·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