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人世间》剧照。(新华社/图)

电视剧《人世间》的热播,使得这段时间关于“现实题材”的讨论又多了起来。讨论的重点之一,是会不会有更多的严肃文学作品,像《人世间》这样再次被成功改编,甚至可以形成模式复制,制造一轮新的“现实题材”创作热潮。

这些年的电视剧创作热点不断,在类型上五花八门,各领风骚,比如年代剧、都市剧、家庭伦理剧、悬疑剧、扶贫剧……在总结这几种类型成功代表作的优点时,具有“现实意义”成为一个标配式的说法。乃至于只要不是古装戏、玄幻穿越剧,凡是与当下生活有关,就都可以被冠名为“现实题材”。“现实题材”仿佛成为了一项荣耀与桂冠,可以被别人加冕,也可以自我加冕。

在业界,创作者经常吐槽“现实题材”的创作难度大,的确如此,想要拿出好的“现实题材”作品,需要创作者具有敏锐的感知与洞察能力,同时兼具深度思考与灵活表达的水平。此外,“现实题材”还需要足够鲜活的细节来支撑与体现,这要求创作者具有丰富的素材积累。用这个标尺一卡,就足以让许多徒有现实题材之名的电视剧现出原形,暴露出这类剧的“伪现实”和“悬浮剧”本质。

现实题材不好拍,那为什么一部剧在播火了之后,要着重强调自己是现实题材?原因很简单,在一个标准混乱、需求紊乱、消费浮躁的长视频市场上,真正的现实题材,能够彰显创作者实力、定力和责任感,能够同时赢得多方面的尊重。同时,优秀的现实题材,对于观众也有唤醒作用,帮助观众更多地关注自身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会让观众由衷地献上掌声,这种鼓励,对于创作者来说是莫大的荣誉,这荣誉甚至要大于作品的商业收益。

在宣传与播出的时候,不断推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概念,在总结与盘点的时候,用“现实意义”的帽子来标榜成功,这几已成为电视剧业界的一个套路。很显然,在电视剧行业,“现实题材”和“现实主义”已经彻底被混淆了——空有“现实题材”的名义,却缺乏“现实主义精神”,成为不少电视剧的通病。而对“现实主义”缺乏足够的认识与了解,或者不具备把“现实主义”融入作品的能力,是诸多“伪现实”作品不断霸屏的根本原因所在。

恩格斯这样看待现实主义,“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义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欧美、苏俄文艺创作当中,批判现实主义几乎是现实主义的全部;在拉丁美洲文学传遍世界的时候,“魔幻现实主义”和“结构现实主义”使得现实主义又有了更多开放的元素……所以,在今天谈论电视剧的“现实主义”的时候,既要有延伸的概念与视野,同时也不能丢掉过去留下的“现实主义”讨论成果。

而之所以《人世间》让“现实题材”这一说法再次变得沉甸甸起来,是因为很多人从中看到了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首先,剧作呈现中国社会50年变迁,完全符合典型环境的定义,而周姓一家人,则是能够代表普通百姓的典型人物,高尔基说“文学即人学”,《人世间》以细节还原了人的形象与生活,走的是“经典创作”的路线;其次,有人指出,《人世间》依托了苏俄文学的底子,能看得出托尔斯泰、莱蒙托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对创作者的影响,因此作品在厚重的史诗感背后还有悲悯意识,也闪烁着理想主义的光芒。这样的描述,也是批判现实主义的核心;在《人世间》进入最后叙事的阶段,城市与物质对于人际关系的冲击,体现在“旧城改造”“乔春燕黑化”等情节上,也颇有魔幻色彩……

“现实主义”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但不管它怎么变化、延展,创作者的真诚,以及在真诚基础上所发出的诘问、反思、质疑乃至于褒贬,都是不可或缺的。“现实主义作品”的娱乐性和观赏性,只不过是打开通往受众内心道路的措施与方法,而它饱满的情感和丰富的精神思想内涵,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也让作品拥有了成为经典的可能性。

所以,《人世间》作为一部“现实主义电视剧”的出现,不具备被普遍复制的可能性,厚重的原作,漫长的再创作时间,对各方资源的调动与集合,注定了它是“少数派”,正因为如此,它才会在众多“现实题材”的作品丛林中脱颖而出。作为对“现实题材”创作的一次纠正,《人世间》尽管不是完美的,但却是正确的,期望它能够为后来的“现实题材”创作者带来启发。

韩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