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问世175周年。1847年,勃朗特三姊妹的三部代表作《简·爱》《呼啸山庄》和《爱格尼斯·格雷》同年出版,当时只有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获得成功。直到二十世纪初,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才得到重视,成为世界文学经典。

1939年版《呼啸山庄》电影海报

《呼啸山庄》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孤儿希刺克厉夫和呼啸山庄主人老恩萧之女凯瑟琳·恩萧的爱情构成了全书的中心,曾被多次搬上银幕。或许也正是因为它很容易被缩写为一个单纯的爱情故事,其历次电影改编,都保留了小说故事的第一阶段(希刺克厉夫和凯瑟琳友谊的建立和他们对兄长辛德雷的统治共同进行反抗)、第二阶段(凯瑟琳遗弃希刺克厉夫和她自己的死亡),以及第四阶段(希刺克厉夫的转变和死亡),而第三阶段,也就是希刺克厉夫的复仇,在诸多改编版中几乎都省略了。

但其实,《呼啸山庄》并不只是一个强烈的爱情故事,也是一个强烈的复仇故事。希刺克厉夫的复仇,占到了全书二分之一的篇幅。首先,是他向埃德加·林惇的复仇:当年,凯瑟琳接受林惇的求婚后,希刺克厉夫痛苦出走,三年后他发财还乡,为了报复林惇夺去了他的爱人,希刺克厉夫娶了林惇的妹妹伊丽莎白,对她施行无休止地虐待。

凯瑟琳死后,希刺克厉夫继续向童年时欺负和虐待他的辛德雷复仇,将辛德雷拖入赌博的泥潭,掠夺了他的地产,成了呼啸山庄的新主人。辛德雷死后,他又继续向辛德雷的儿子哈里顿进行报复,将哈里顿作为仆人来使唤。

为了谋得林惇家画眉山庄的产业,希刺克厉夫胁迫埃德加·林惇和凯瑟琳的女儿凯蒂与自己的儿子小林惇成婚。小林惇不久后死去,画眉山庄的产业便转到希刺克厉夫手中。就这样,他成了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两座庄园的主人,复仇计划大功告成。

小说的前两个阶段,希刺克厉夫的反抗都赢得了读者的同情。但当凯瑟琳已死之后,希刺克厉夫依然继续他的复仇,残忍地对待凯蒂、哈里顿和他的儿子小林惇,要让第二代这三个孩子重演他们当年的悲剧。因此,《呼啸山庄》刚问世的时候,很多读者表示无法接受作者塑造了这样一个恶魔。诸多电影改编版都省略了希刺克厉夫这部分超乎常情的复仇情节,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或许就在于这部分内容可能会令观众反感,破坏爱情电影的“人设”。

的确,希刺克厉夫这个形象不容易把握。尽管他的残暴不是神经错乱,但社会地位不平等造成了他的反社会畸形人格。失去了凯瑟琳,对于希刺克厉夫来说就是失去了一切,他对凯瑟琳的爱转化成了对周围所有人的恨、对全社会的恨。为了复仇,无所不用其极,所作所为都是超乎常情的残酷和不人道。要是小说到此就结束的话,希刺克厉夫就不可避免地彻底沦为一个反面人物。但小说并非如此,作者艾米莉为希刺克厉夫设计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辛德雷的儿子哈里顿和凯瑟琳的女儿凯蒂成为一对情侣,希刺克厉夫目睹他们相爱的情景,仿佛看到昔日他和凯瑟琳青春的化身和不朽爱情的幻影。他复仇的意志消失了,不想“去做无谓的破坏了”。小说最后一章,希刺克厉夫在一个大雨倾盆的夜晚悄然死去。

《呼啸山庄》的叙事很有特色,开篇序幕是从整个故事临近结束的时候开始的:1801年,房客洛克乌德(也就是小说叙事者“我”)拜访呼啸山庄,女管家耐莉向他讲述了恩萧和林惇两家的兴衰沉浮,从而构成小说的主要部分。从1771年老恩萧从利物浦带回希刺克厉夫,到1801年希刺克厉夫占有画眉山庄,前后时间跨度长达30年。小说的后一部分很短,一年后,1802年,洛克乌德路经画眉山庄与呼啸山庄,再次拜访时,女管家耐莉向他讲述了故事的结局。洛克乌德绕路到教堂附近的旷野上找希刺克厉夫、凯瑟琳和埃德加的墓碑,在三块墓碑前流连徘徊,“望着飞蛾在石南丛和兰铃花中扑飞,听着柔风在草间吹动,我纳闷有谁能想象得出在那平静的土地下面的长眠者竟会有并不平静的睡眠”。

《呼啸山庄》写的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书中人物生活在约克郡。作者对相关的历史背景只字未提,对主人公希刺克厉夫外出三年的经历也只字未提,但通过这个故事,艾米莉给我们传达出那个动荡年代英国社会中人身的和精神的压迫、紧张和矛盾,这是她所熟悉的生活。艾米莉写的一首抒情诗,也有《呼啸山庄》的影子:

这庄园四周的风暴多么喧嚣!

从拱廊到拱廊,从门到门

廊柱,屋顶,大理石墙面

在它的咆哮中岩石如同摇篮

在鬼魂出没的井边,那棵榆树

拥抱不再重返的夏日天空

突然一阵狂风,大树轰然倒下

横卧在它所在的道路上

送葬的队列还没走完

被风雪延误了如此之久

而他们将怎样再次到达那庄园

明天的曙光也许会指明

1848年,年仅30岁的艾米莉·勃朗特离开了人间,留下唯一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和193首诗歌。

根据《呼啸山庄》改编拍摄的电影至今多达十几部,其中最著名的是1939年由美国联艺电影公司出品、威廉·惠勒执导、劳伦斯·奥利弗与曼尔·奥伯朗主演的版本,这也是《呼啸山庄》的第一个电影改编版,获得第12届奥斯卡奖8项提名。

这个版本的特别之处是它的摄影,影片所呈现出来的深焦影像风格,为这个爱情故事赋予了自始至终的哥特基调,摄影师格雷格·托兰德凭借此片获得第12届奥斯卡最佳摄影(黑白)奖。

1939年,电影《呼啸山庄》在美国上映,同时引进到中国,片名译为《魂归离恨天》。

文/杨庆华

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