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伍迪艾伦

类型:剧情 / 爱情 / 奇幻

语言:英语

主演: 欧文·威尔逊 / 玛丽昂·歌迪亚

引子

这期是伍迪艾伦系列的最后一期

午夜巴黎算是近年来是伍迪艾伦传播量最广的电影之一,在电影中,伍迪艾伦塑造了一个梦幻般的巴黎街景,一个总是不满于自己的时代的青年作家。

伍迪艾伦似乎又渐渐找回了当年的感觉。作为完结篇,在末尾,我会表达一些我对伍迪艾伦的想法

1.一部城市的宣传片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应该是最好的巴黎的城市宣传片了,也有人说,这是伍迪艾伦写给巴黎的一封情书。

在新世纪中,伍迪艾伦两部口碑最佳的作品中(午夜巴黎,纽约的一个下雨天)都大量出现了两个外景元素,一是城市,二是雨天。

当整座城市被笼罩在细密的雨线中,形成了极其丰富的层层雨幕,眼前的镜头也由近及远逐渐模糊,不但视觉被雨幕虚化,声音也变得单纯,入耳的除了人物的对白,还有雨丝的绵绵之声,所有的感官都被这种雨天隔离到了一个纯净的世界中

所有嘈杂,吵闹都消失,模糊在了虚无当中,而这种虚无所带来的暧昧和不确定性都被完美的融入进了巴黎这座城市当中。

除了雨天带来的外在美,巴黎更展现了自己丰富的人文情怀,在电影中,出现了,菲茨杰拉德,海明威等等明星大咖,这些思想家的汇聚让雨天的巴黎不再轻浮,变得慢慢厚重起来。

2.最好的年代

影片的主题是怀旧情绪,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对过去巴黎的热爱,就像片中的黄金时代理论所描述的那样

当他阴差阳错回到20年代的巴黎时,他遇到了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等一众他崇拜的文学偶像,他深感自己应该出生于此,而不是在好莱坞当个编剧苟且度日,他甚至认为自己找到了真正属于他的爱情:阿德里亚娜。

但一不小心,他和阿德里亚娜又意外的穿越到了1893年,在这里他们遇到了高更,德加等一众艺术家,这是阿德里亚娜心目中的黄金年代。

而出生在这个时代的艺术家呢,他们也并不满足这个时代的“平庸”,他们想回到文艺复兴,和米开朗琪罗和提香一起施展自己的才华。

他终于发觉,这是没有尽头的迷宫

电影半戏剧性半喜剧展现了一个厚重的事实:

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迷茫,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黄金年代。我们总是不会满足于现在所得到的,得到了的就似乎成了理所应当的,而那些得不到的总是显得那么诱人。

其实这种感觉在现实生活中也比比也是,我们会看到一个我们认为比我们过得好的人而产生嫉,但在他们眼中,又会有着他们所向往的生活,于是,周而复始,欲望从不间断。

这种情节在知识分子的身上会显得尤其,在十三邀采访马东的一期中,马东意味深长的看着许知远说

而伍迪艾伦则没那么客气,他将这层欲罢还羞的遮羞布拉扯下来,指着知识分子(或许也是对自己)的鼻子骂到:

认为过去比现在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想法。

你永远不会认为自己所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总是一味地否定现在,怀念过去,这不过是想逃避现实,但现实,之所以是现实,不就是因为它有着独特性,是独一无二的,它不是任何时代的复制品,附庸品吗?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真正的英雄主义只有一种,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仍旧热爱生活

3.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我有个玩笑,说伍迪艾伦是一个赛母猪型导演,他几乎保持着一年一部电影的高频率创作,而且在他的前期作品中浓重的个人风格和自我解刨都使他获得了极高的荣誉。

他被视作“美国唯一的知识分子导演”。昆汀·塔伦蒂诺称他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编剧之一”

但不知道是年龄的问题还是开始变得倦怠了,伍迪艾伦近年来几乎没有什么杰出的作品的呈现,作品中更多是在重复自己,可以从中明显的看出他的力不从心和懒散。

在2015年接受一次采访时,伍迪艾伦曾说:“我已经变得太懒,以至于不想拍出杰作了。

在以往的作品中他一直在努力呈现出一个活在深刻矛盾中的人,他可以融入这个繁杂的世界,也可以站在一旁冷眼观察自己的人生,时不时再说出几句伍迪艾伦式的“废话”横加讽刺

他总共获得过4座奥斯卡小金人和15次奥斯卡提名,被法国人视为好莱坞唯一的知识分子,他却对此避之不及。

或许是犹太人身份的社会边缘感,失败的婚姻所带来的挫败感,他逐渐学会了站在边缘看中心,

他自恋的同时也自我厌恶、自我怀疑,这些元素一直贯穿在他早期的电影中。

(安妮霍尔)

虽然在他近期的电影中,仍旧保持着一部伍迪·艾伦电影所应有的元素:大明星、爵士乐、精良的制作,和大量闲谈式的对白塑造人物的性格,但它们不再具有对于自我的凝视,对中产阶级的尖锐自省,也不失去了对于片中人物的深刻共情。

总而言之,在他新世纪的电影中,更多的是对于自我的重复和逐渐的倦怠,而失去了其灵魂内核。

某种意义上,在午夜巴黎中,也能看出导演的不甘,他和男主角吉尔有何相同的困境,吉尔向往着黄金时代,而伍迪艾伦难道不渴望回归自己的黄金时代吗?

但就像片尾最后的场景一般

他们都知道,有些时代,过去了,就算了。

=